好妈妈胜过好老师

作者:尹建莉



这种名称的演变实现了两个目的,第一摆脱诊断学上的尴尬;第二成为普遍适用的病症。

由于疾病本身尚属猜测,如何诊断就成了问题。但现实是,很多孩子被言之凿凿地确诊为患了“注意缺陷多动症”(ADHD)。那么,我们看看这个病是怎样被诊断出来的。

二、诊断上的轻率与简陋

从资料来看,“多动症”检查基本上都是主观判断,很少有客观依据。有的医生也会做脑神经检查和生物指标化验,但这些对大多数体格无明显缺陷的儿童无意义,且各项生化指标与病症的形成关系也属于猜测,不具有切实的临床诊断意义。

我问了几个被诊断为有多动症儿童的家长,有国内的有国外的。接受的诊断手段都差不多,主要是医生向家长询问情况,和儿童的谈话,并对儿童行为进行观察;另外使用“诊断量表”,根据量表得分,判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。

量表似乎是一种客观诊断手段,它最能让人相信医生诊断的准确性。真是这样吗?

下面三个量表是被国内多家医院及中国儿童健康网、儿童博客网和中华育儿网等相关医疗网站采用的。为了说明问题,请原谅我不厌其烦地把它们罗列在这里。

美国简化康奈尔儿童行为量表

⑴活动过多,一刻不停( )

⑵兴奋活动,容易冲动( )

⑶惹恼其他儿童( )

⑷做事不能有始有终( )

⑸坐立不安( )

⑹注意力不集中、容易分散( )

⑺必须立即满足要求、容易灰心丧气( )

⑻经常易哭( )

⑼情绪变化迅速剧烈( )

⑽勃然大怒或出现意料不到的行为。( )

诊断:得分计算:没有-0分;稍有-1分;较多-2分:很多-3分;总分超过10分为阳性,即为多动症。

上海市多动症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多动症行为量表

⑴上课时坐立不安。( )

⑵上课时经常讲话( )

⑶上课时小动作多( )

⑷发言不举手( )

⑸不专心,东张西望,易因外界干扰而分心( )

⑹情绪变化快易与人争吵( )

⑺常惹人干扰人活动( )

⑻不能平心静气玩耍( )

⑼做事心血来潮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往往有始无终( )

上一篇:4、不是电脑游戏的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