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妈妈胜过好老师

作者:尹建莉

    这也是我两年前写的博文:

    最近又读到一本不错的育儿书籍——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》,其中第一章里面有这样一个小标题——像牛顿一样。

    这里所说的“像牛顿一样”不是指这个科学巨匠取得的伟大成就,而是他生活中的一件趣事——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,说的是牛顿因为醉心于实验而忘了朋友的来访,朋友只好吃掉他的午饭以后自己走了,等到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准备吃饭的时候,看到桌上的残局,于是自言自语的说:“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”,然后又一头钻进了实验室。

    其实我们普通人在生活中有时候也会犯各种低级错误,孩子更是如此。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各种小错误,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。比如作者提到她有个朋友小时候一边拉风箱蒸馒头一边看小说,因为看得入了迷就忘了拉风箱,结果总是挨骂。作者的女儿圆圆有段时间回学校时总忘记带一些重要的东西、还曾经因为不小心把新买的摄象机的镜头摔坏等等。这个时候作者就会说她女儿“像牛顿一样”。

    对于这种批评,作者是这样说的:“‘像牛顿一样’的批评方式,把一件不好的事,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,既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,又不损害他的自尊心,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,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。这样的批评话,孩子比较爱听。”

    可是许多人都做不到这样,正如作者说的:“许多人在平时也知道孩子有了过失要好好和他谈。但一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时,经常条件反射地冲孩子发火,……”“一些家长只好用‘我脾气不好’来为自己开脱,来平衡自己。”“‘脾气不好’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,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是个大恶果。这会让孩子的‘小毛病’变成一个痼疾。或变得脾气暴躁,自卑固执;或是屡教不改,一错再错。”“脾气不好”就无法控制对孩子发火,那你脾气再不好,总不至于会无法控制地对领导同事发火吧?

    谈到“脾气不好”的家长,正触动了我的心思。我所见过的脾气最不好的家长是我父亲。他是一个性格耿直,脾气很倔很暴的人。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起码有两种情况会让他大发雷霆,一种情况是事情虽然很小,但正好碰上他当时心情很坏,于是他会像爆竹一样爆炸,当然情绪发泄完了他也很快就好了。这种典型事例我随便就可以举出好几个,有一次,他让我给他找一件衣服,结果我把衣柜都翻乱了也没找到,没想到他马上就像一头爆怒的狮子开始吼我了,其中一句高分贝的“你怎么不去死!!!”穿过时光隧道,经过了20多年的光阴,如今仍然清晰的响在我的耳边。我猜他当时心情一定很糟,因为他高兴的时候是一个很幽默风趣的人,喜欢和人开玩笑,口才也很好,而且我是他最小的女儿,哥哥是他唯一的儿子,所以和几个姐姐比起来,我和哥哥要受宠得多,平时即使我和哥哥犯点小错他也是不会在意的。

    其实很多家长都会犯这种错误,那就是他们没有始终如一的标准,对待孩子的小错是一笑而过呢还是大声叱责,这主要看家长当时的心情如何,家长高兴的时候孩子的小错不算错,可以一笑而过,倘若不幸撞到家长情绪的枪口上了,上班累了一天,还受了领导的气,或者股票陪了血本,一肚子火正没处发泄,不能当面吼领导难道还不能吼孩子几句?当然一般的家长都不会达到我父亲的这种程度,哪怕孩子犯了“滔天大罪”也绝不会随便对孩子说“你怎么不去死!!!”

    还有一种情况也会让我父亲十分生气,但这种情况与他的情绪无关,是他的思想观念在作怪,他在某方面特别在意,而我却不小心犯了他的忌,他也会非常严厉的批评我。不过与前一种情况比起来少了许多暴戾的成分,多了些严厉,让人感觉是立场问题,而不是发泄情绪。我父亲一直认为做父母的一定要严格教育子女,否则就是不称职,倘若不好好管教,孩子将来变坏了是会让人“指背脊骨”的,说某人“缺家教”那无异于向他父母扇耳光。我父亲最欣慰的事情是他的几个孩子都为人诚实本分,从没做过令他蒙羞的事情,他一直认为是他严格管教的结果。

    这实际上也代表了很多家长的观念,甚至有一些“成功人士”,认为孩子必须表现好才对得起他们的身份地位,孩子自己也总是自责,总认为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,只好经常说一些超越自己年龄的话来不断检讨自己,来求得父母的谅解,以缓解自己内心的压力。

    当然家长到底对哪些方面特别在意,却大不相同。比如我父亲认为他的子女必须勤俭朴素,不能忘本。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年自己去找裁缝做了一件新衬衣,裁缝建议在衣领处加一个花边,这样会更好看,当然要因此多花三元钱,我没多想就答应了,没想到却被父亲骂了个狗血淋头。虽然我家里一直很穷,但那时候已经是90年代,还不至于穷到连三元钱都出不起,而且我已经快20岁了(这也是我记忆中父亲最后一次那样骂我),还遭到父亲的一阵痛骂,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。为了对我进行“严格管教”,父亲把那三元钱的花边赋予了很多的内涵,那不仅仅是三元钱的问题,那标志着农民出身的女儿如今翅膀硬了,开始不珍惜父母的辛勤劳动,也就是要“忘本”了,如果不狠狠的刹一刹将来怎么得了?

    现在看了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》,发现对孩子的小错误居然可以说成是“像牛顿一样”,我真是生出无限的感慨,与其说我佩服这种父母的智慧,不如说我佩服他们的胸襟。首先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胸怀,容许孩子出错。这里面包含的是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。有了这样的胸襟,才会生出这样的智慧。我绝不相信父母这样对待孩子会让孩子“屡教不改”,不严格管教孩子就会变坏。

    可是现实生活中爱发脾气的父母很多(有时候我也会这样,但还不算太严重),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,能做到像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》的作者说的“宁愿得罪领导也不愿得罪孩子”的父母可真是不多见。

   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,这里提到的“脾气不好”的父母怎样批评孩子只是教育的一个侧面,单就这一项也不好说会对孩子产生怎样严重的后果。别人的例子我不知道,就我本人来说,我长期缺乏自信,特别是小时候对自己的未来相当迷茫和困惑,非常缺乏安全感。我参加工作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总是做情节相似的梦:我坐在一个大教室里,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的,老师正在发考试卷子,可刚到我面前卷子就突然发完了。有时候是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,却突然发现自己走错了考场,于是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窜,后来就被吓醒了,醒来之后已是满头大汗。而且我相当缺乏斗志,“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”是我做事的显著特点,我做事并不是首先憧憬做好了会有什么收获,而是下意识的想“要是错了怎么办”。我最小的姐姐与我性格完全相反,她从小就活泼开朗,非常调皮,跟男孩一样喜欢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,小时候自然是我们兄妹中挨打挨骂最多的一个。而且她是属于那种“屡教不改”型,不像我因为害怕挨骂就会变得很乖。所以我一直以为她对父亲的打骂并不是特别在意。再说她那时也确实是太爱捣乱了(我记得她小时候还和同龄的男生打架,把人家打得哇哇哭)。但多年以后我听她说,她刚出嫁的头几年,经常产生幻觉,好象还在娘家,耳边又传来父亲大声责骂让她赶快回家的声音。其实在我们成年以后,父亲基本上就不怎么随意打骂我们了。和我相同的是,做了母亲以后我们都不约而同的放弃了父亲的教育方法,她也总是说“我不能让他(指他儿子)和我小时候一样。”父亲现在已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,我们姐妹一如既往的孝敬他,但我们从不跟他讨论有关孩子的教育问题,还有一点我们也是相同的,就是绝对不把孩子交给祖辈来带。

   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,我更多是知道了不应该怎么做,但不这么做正确的方法是什么,特别是怎样把握一个度的问题,不至于物极必反,却不总是能从书上找到答案,因为每个孩子都不相同,遇到的问题也各具特色。也许在某些方面我做得比较好,而且也不断的在学习好的育儿经验,但我仍然缺乏驾御全局的能力,头疼的问题仍然很多。只不过现在心态还比较平和,我们不仅要容忍孩子犯点小错,也得宽容自己的无知,毕竟称得上教育专家的父母是极少数啊,这样一想就不会过于责备自己了,呵呵。

上一篇: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》读后感 下一篇: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